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学发端于1932年,是近代西北地区最早的作物学科。赵洪璋、沈煜清、李振声、宁锟等老一辈科学家为学科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八十多年来,数代科教人员,为国家粮食安全和旱区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科于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拥有国家杰青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陕西省创新团队3个,国家及省部级实验室16个;近4年来,主持各类项目300余项,到位经费1.6亿元,获国家及省部级奖15项,审定品种47个,发表SCI论文240余篇。
一、定位与目标
学科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立足西北旱区,面向国家粮食主战场,致力于小麦、玉米、油菜和小杂粮等旱区作物遗传育种与种质资源、旱作农业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力争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作物学科,其中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保持国际领先,旱作农业和小杂粮研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二、优势与特色
小麦遗传育种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据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情报研究中心研究,2014-2015年小麦研究领域通讯作者发文量、JCR 期刊特征因子前10%的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小麦品种选育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西农979为全国第三大主栽品种。
旱作农业研究特色鲜明。率先开展的“旱作农田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等方面研究,丰富发展了旱农科学理论与实践;近年来提出的“旱区稳定型种植制度”、“旱地秋覆盖春播”、“旱作农田集雨种植”等技术,在北方旱区广泛应用,构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基于长期研究积累,开设了“旱农学”课程,并成立了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学科平台体系完善。本学科拥有“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以及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并建有6个试验站、45个示范园,形成了以实验室(工程中心)、站、基地、示范园体系完善、层次分明、功能衔接、室内外、校内外网络化的学科支撑平台。
学科团队结构合理。1999年通过校院(所)科教体制融合,组建了一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推广示范三位一体,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的学科队伍,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系统学习与科研训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坚实宽广专业知识的学术精英为重点,同时大力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领军人才和行业管理人才。近4年来,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85人,硕士研究生425人。
四、学科方向设置:以国家粮食安全和旱区农业领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二级学科为基础,凝练了5个学科方向:
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开展作物遗传改良与高效育种的基础理论、作物高效育种方法与技术和优良种质资源发掘的研究。
作物杂种优势理论与技术:开展作物杂种强优势组合形成的基础和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作物分子生物学基础:开展作物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和作物品种分子设计的研究。
旱区高效农作制度与作物栽培技术:开展高效农作制度、作物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互作的生理生化机制和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农业区域发展与循环农业:开展农业区域发展与规划和循环农业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
五、国内外影响
1、学术影响
本学科先后选育了90多个小麦品种,代表品种有碧蚂1号、小偃6号、丰产3号,陕农7859、小偃22和西农979,引领了黄淮麦区4次品种更新换代,累计推广面积18亿亩,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作物育种学》、《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区划》影响了数代学子;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旱作农业和小杂粮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根系研究装置2015年入选美国土壤学大百科全书;2012年牵头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联合筹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小麦生物学创新平台”;创办的《麦类作物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西北农业学报》为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2、毕业生质量
为社会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4000余名,许多已成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的骨干。以前农业部副部长路明、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静芝、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王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学科杰出人才李立会、著名旱地小麦育种家梁增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许为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耀祥等为代表的毕业生,为国家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3、国际合作交流
近4年来,54人赴国(境)外合作交流和攻读学位,40名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每年出访、来访的科教人员30多人次;参与国家有关部委组织的“发展中国家节水农业技术培训班”、“非洲国家旱作农业管理研修班”的授课活动;2012年成功承办了17个国家近800名专家参加的“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国际学术大会”;在哈萨克斯坦、埃及、喀麦隆、马里等国家开展了作物良种及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拓展了学科国际影响的空间。
六、学科发展
版权所有 龙8正版官网 - 龙8官网正版在线登录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